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行长期深静脉留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行长期深静脉留置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和评定,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结果行长期深静脉留置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心态的影响因素中,与性别、教育程度无关(P〉0.05),与年龄、透析时间及透析费用支持能力有关(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深静脉留置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的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布-加综合征的外科治疗:附17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的病理特点、临床病理分型及合理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和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2例共分为3种类型(7个亚型),采用手术、或手术联合介入治疗,其中:(1)下腔静脉成形术或/和支架置入术99例;(2)肝静脉或副肝静脉成形术或/和支架置入术10例;(3)下腔静脉-下腔静脉架桥术7例;(4)改良脾-肺固定术12例;(5)经右心房手指破膜或球囊导管扩张术5例;(6)常温直视下根治性病变隔膜切除和血栓取除术5例;(7)肠腔转流术11例;(8)肠颈转流术3例;(9)肠房转流术5例;(10)腔房转流术4例;(11)门腔转流联合下腔静脉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11例。手术死亡率1.2%(2/172)。全组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7年,12例复发,复发率7.0%,其中4例因肝衰竭死亡,其余患者恢复满意。结论:布-加综合征术前诊断需借助多种影像学技术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的布-加综合征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COVID-19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性疾病,飞沫传播及密切接触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病情更加严重,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合并症,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严重的低氧血症及呼吸窘迫,呼吸支持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对其认识仍然不够,尤其合并呼吸衰竭的重症患者,缺乏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的资料。本文对21例COVID-19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重症成年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短期预后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后续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与锁入金属锁钉静力型固定在治疗胫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25例胫骨骨折患者(试验组),检测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并与同期锁入金属锁钉静力型固定28例胫骨骨折(对照组)的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试验组为13~16(14.28±0.94)周,对照组为14~18(15.89±1.1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比锁入金属锁钉静力型固定更有利于胫骨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5.
米慧  郭景瑞  李爱红  王玲玲 《医学综述》2011,17(19):3012-3014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PQ中毒患者62例,以住院期间死亡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患者分别于中毒后第1天、第7天与第14天检测HMGB1水平,另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各组之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组于中毒后第1天、第7天与第14天血清HMGB1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于中毒后第1天、第7天与第14天血清HMGB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HMGB1作为重要的晚期炎性介质参与急性PQ中毒的病理生理过程,动态观察其水平有助于急性PQ中毒病程检测及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观察。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CRP含量;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RP含量、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血CRP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吸烟指数、颈动脉IMT及斑块数呈正相关。结论 CRP作为炎性指标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血CRP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并探讨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12例ACI患者和59例年龄匹配的查体健康者。应用核酸探针杂交芯片技术检测ApoE的基因分型,采用上转发光技术测定血清Lp-PLA2。 结果对照组ApoE的E2、E3和E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1.19%、73.73%和5.08%。ApoE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ACI组与对照组比较,E2等位基因频率(6.25%)低于对照组(2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ε2/2、ε2/3基因分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ε3/4基因分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PLA2表达对照组(106.16±38.85 ng/ml)与ACI组(146.39±57.9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E4等位基因与非E4等位基因Lp-PLA2浓度两两比较:对照组E4等位基因携带者与ACI组非E4患者比较(P=0.1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p-PLA2表达与ACI患者ROC曲线诊断价值分析:AUC值为0.790,95%CI(71.9,86.1),临床诊断临界点为123.01 ng/ml,敏感度为67.8%,特异度为69.6%,Lp-PLA2表达水平对判断ACI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与ApoE E4等位基因均为ACI诊治的危险因素。 结论ApoE E4等位基因携带为ACI的风险因子,Lp-PLA2表达与ACI患者密切相关;检测ApoE基因型及血清Lp-PLA2表达对诊断ACI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病毒载体介导survivin基因小片段干扰RNA(siRNA)对裸鼠移植人肺腺癌的体内抑瘤活性。方法制备表达survivin-siRNA的慢病毒载体,构建裸鼠移植人肺腺癌模型,将裸鼠分为空白组(PC组)、空白载体组(NC组)、实验组(RNAi组)3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空白病毒载体和siRNA;siRNA组肿瘤组织局部注射表达survivin-siRNA的慢病毒载体,观察肿瘤体积及其随时间的生长变化曲线;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信史RNA(mRNA)及其表达的蛋白水平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组方图变化。结果慢病毒载体介导survivin-siRNA对裸鼠肺腺癌的抑瘤率为46.07%;siRNA组瘤重与NC组和P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C组与PC组瘤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NA组survivin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较NC组和PC组明显降低,抑制率分别为72.00%、53.0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S期细胞百分比则明显减少。结论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iRNA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人肺腺癌survivin基因的表达,有效激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形态评估的准确性,以及影响斑块稳定性的病理学因素。方法 对2013年2月—2015年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103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行前瞻性研究。术前均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多序列扫描,术后对斑块切片行HE染色、油红O染色、Masson三染以及CD68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并和MRI检测结果比较。结果 103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共有易损斑块42例、稳定斑块61例。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胶原含量明显降低(10.37%±3.19% vs 17.02%±4.56%),而脂质含量则明显升高(19.14%±3.26% vs 13.99%±3.47%),CD68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69、7.585, P值均<0.01)。与稳定斑块组比较,易损斑块组平均管腔面积、最小管腔面积、平均管壁面积、最大管壁面积、平均管壁厚度、最大管壁厚度、平均标准化管壁指数、最大标准化管壁指数均明显升高或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99、7.513、4.068、2.535、3.182、3.503、10.868、6.233, P值均<0.05)。与病理检查比较,MRI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富含脂质的坏死核、斑块内出血、钙化检出率偏低,而纤维帽表面破裂检出率偏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在病理形态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将高分辨率MR多序列技术相结合,能更准确、更全面地测量其管壁结构、斑块成分以及体积,可用于斑块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